×

中国芯片企业 手机SoC 物联网芯片

当有一家中国芯片企业,从手机SoC到物联网芯片全部拿下

wlwzx wlwzx 发表于2021-06-30 23:34:30 浏览767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智东西(公众号:zhidxcom)
作者 | 云鹏
编辑 | 漠影

颇有“中国特色”的618电商大促刚刚过去,跟往年一样,今年智能手机品类依然是下单金额最高的品类。而在今年的热销手机榜单上,一些国内芯片厂商成了“前排新面孔”。

搭载展锐芯片的荣耀手机拿下几项京东手机榜单的冠军,采用展锐芯片解决方案的小米、小天才智能手表也拿下了智能手表品类的多项冠军。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,展锐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一度超过50%。

在马太效应凸显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,聚光灯基本都被高通、三星等海外巨头所吸引。但实际上,国产芯片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,“民族芯”的热情,正愈发高涨。

在这股浪潮中,专注通信技术芯片的展锐在消费市场中的声量逐渐凸显。拿下小米、荣耀、中兴、海信、小天才、台电等诸多一线品牌后,展锐的产品布局从智能手机、智能手表、平板电脑到录音笔、智能门锁、体脂秤均有覆盖。

对于这样的成绩,智东西与展锐执行副总裁周晨进行了深入交流,对展锐芯片业务的布局、突破性进展以及核心技术优势进行了深入探讨。这些默默耕耘的大陆芯片厂商,正为“中国芯”的崛起做出自己的努力。

一、20年磨一剑,拿下头部品牌,功耗续航优势成杀手锏

芯片行业处于供应链偏上游的位置,距离普通消费者其实很远,但随着近来全球大国形势的不断变化,许多手机芯片相关信息都成为了街头巷尾大家议论的焦点,对于手机芯片厂商的关注度也愈发高涨。

而展锐,显然是在一众手机芯片巨头中显得非常低调的。其实从2G时代开始,展锐就成为了手机芯片领域的主要玩家之一,那时我们熟知的名字还是“展讯”。

研发设计手机芯片可以说是展锐的看家本领,至今他们已经在消费级芯片市场已有20多年的积累。

从最初的手机,到可穿戴设备,再到平板电脑和各类创新产品,展锐不断拓展自己产品版图的边界。

周晨也透露,其实展锐近几年重新整理了产品线,经营管理方式也进行了升级,产品和业务会变得更加聚焦,产品的设计会更加围绕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展开,这些都是展锐芯片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。

目前在手机领域,展锐应该说是全球唯一一个在仍然在深耕功能机领域,并且形成了从2G到4G一系列完整芯片解决方案的厂商。据展锐官方统计,目前他们在全球功能机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接近77%,位列全球第一。

5G时代,所有厂商都将投入重点放在了5G芯片研发上,但4G市场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有比较大的潜力和市场需求。

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显示,今年5月,国内市场仍然有30%左右的出货量都是非5G手机。仅展锐自身的4G功能机芯片出货量的同比增幅就达到了1.5倍。

除了“量”,在“质”方面,4G市场缺乏高端芯片新产品,很多4G手机只能使用比较老的芯片。这些都是展锐看到并把握住的机会。

当然,在5G领域,展锐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,并且实现了产品的顺滑过渡,在产品组合竞争力方面保持一定的优势。实际上,全球首款6nm EUV 5G芯片平台就出自展锐之手。

在周晨看来,展锐的优势在于他们拿出来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芯片,而是一个整体的打包解决方案。这对于终端厂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不光是手机,展锐在消费电子市场中也观察到了一些新的趋势,比如从两年前开始,展锐在智能手表领域开始布局,尤其是儿童手表。

周晨也提到,儿童表在可穿戴设备中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品类。从儿童表,展锐后续一步步拓展到成人表、运动表。他说,目前在可穿戴芯片市场,展锐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供应商了。

对于可穿戴芯片的需求和痛点,展锐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。比如体积和续航是智能手表非常看重的,特别是儿童表,需要保持长时间的网络连接,如何在兼顾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优化功耗,都是展锐重点解决的问题。

在功耗优化方面,周晨说展锐的产品现在已经具备明显领先优势。

目前展锐还推出了半开放式的解决方案,终端厂商可以根据需求定制自己的芯片解决方案,让整个生产成本有了显著降低。

由于去年线上办公、学习需求暴涨,平板品类迎来了快速增长,去年展锐也进行了专项产品定义和推广,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。展锐预计明年他们在安卓平板市场份额方面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,占到较大比例。

除了手机、平板、可穿戴产品,展锐也布局了一些创新品类,比如翻译机、扫描笔、学习机,据称这类面向教育市场的产品都有不错的表现。

从去年至今,在线教育市场持续火爆,K12类人群也成为涉足教育市场的硬件设备厂商们颇为关注的群体。 周晨透露,今年下半年他们在智能教育硬件市场还会有重磅产品亮相。

“到明年,我们希望成为这个市场中最主要的供应商。”

未来万物“智能化”的发展趋势对展锐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。智能化就意味着设备有着更多的“连接”能力和“计算”能力,在这些能力基础上还要做到便携,而性能功耗的平衡恰恰是展锐芯片的核心优势之一。

二、紧追高通联发科,超九成研发人员是底气

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手表,再到平板电脑和学习机,展锐的芯片产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,得到不少头部一线品牌的认可,与其背后的技术实力支撑密不可分。

展锐是全球少数具备全场景通信技术的芯片设计企业之一。目前展锐和亚洲、欧洲、北美、澳洲、非洲的共计128个国家、超过200个运营商完成了网络验证。

目前全球主流市场只有高通、联发科、三星、展锐、华为海思五家5G移动芯片设计厂商,展锐是其中之一,紧追高通、联发科,也是中国大陆芯片领域的领头者。

如今,展锐的芯片业务布局涉及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领域,在消费市场中,展锐全球首发了6nm EUV 5G芯片T770。高通顶级5G芯片使用的是台积电的5nm工艺,展锐与高通产品在工艺制程方面的差距已经控制在了一代以内。

在自身声量更高的可穿戴芯片领域,展锐推出了高性能4G RTOS手表芯片平台W307等,目前在智能儿童手表市场中,展锐市占率达到了60%,位列全球第一。

在工业电子领域,展锐推出了首款基于马卡鲁通信技术平台的5G基带芯片V510、国内首颗车规级高精度双频定位芯片A2395、全球首款NB-IoT+GSM双模芯片8909B等产品。

根据展锐给出的数据显示,他们在低速物联网(GSM+NB-IoT)市场中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%,同样位列全球第一。

另外,展锐也布局了5G射频芯片、电源管理芯片和高精度定位芯片等产品。目前,搭载展锐芯片的5G商用终端数量超过50个,在智慧无人仓、智慧物流园区、智慧电力、智慧采矿、智慧工厂等行业领域都能看到展锐的身影。

产品需要技术实力做支撑,而技术实力则需要研发上的大力投入。目前展锐在全球范围内有17个研发中心,在全球5000名左右的员工中,有超过90%都是研发人员,也就是说,展锐的研发人员数量超过4500人。

在芯片技术研发方面,展锐看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对芯片的需求有很多共性,而他们将重点放在了多媒体能力、通信能力和功耗优化上。

多媒体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设备的“影音能力”,周晨特别提到了听觉需求是展锐非常看重的差异化进攻点,并且组建了专门的团队。

通信能力一直是芯片领域技术门槛较高的一部分,展锐芯片要解决的不仅仅是“通”的问题,而是要让设备在全球不同的网络中实现互联互通。对此,展锐每年仍然会投入大量资源来巩固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。

当然,对于自己目前具有明显优势的性能功耗平衡方面,展锐会争取扩大自己的优势。

另外,展锐也看到了AI在各类产品中的广泛应用,他们非常看好AI的潜力,在积极准备相关的技术和能力。展锐也会给开发者提供相应的平台和工具来协助客户完成产品研发。

三、5G+AIoT时代如何突围?做SoC,玩的是“生态”

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,展锐的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%,平板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00%,在全球功能机市场、智能儿童手表市场均做到了市占率全球第一。

面对未来5G+IoT的万物互联时代,展锐的信心很足。周晨说,万物互联时代厂商的需求更是多种多样的,现在能够满足各类连接诉求、性能功耗要求的厂商在全球范围内不超过三家,而展锐是其中之一。

他特别强调说,“智能计算能力后续会在展锐更多的芯片解决方案中有所体现。”

在周晨看来,经过多年的积累,在中国芯片产业中,展锐已经成为了国内从技术积累到实际产品呈现全部有良好表现的“仅存厂商”。所以他们也承担着一部分责任,代表国内芯片头部企业的能力,去实现突破。

单从展锐的市场体量来看,它已经是国内消费芯片市场毋庸置疑的领头者。周晨很自信地告诉智东西,展锐的芯片业务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还会进一步放量,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态势,并且进一步拉大自身与第二、第三名之间的领先优势。

周晨说,做SoC芯片,其实是做一个生态系统,每一个产品都不是一个单独的技术,而是一个系统技术的整合,它不仅包含软硬件,还涵盖了多媒体技术、半导体技术等等,以展锐的体量和规模,很多合作企业都获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。

基于对国内芯片产业生态有着这样的拉动作用,展锐可以说在中国半导体领域扮演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角色。

结语:拿下国内芯片一哥后,展锐下一步要怎么走?

消费芯片市场虽然一片红海,但展锐仍然从中发现了机遇,抓住功耗、续航、连接等产品痛点,在短短两年内从“看客”一跃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。当然,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基于展锐20多年来在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。

在全球芯片市场,资源更多集中于头部芯片巨头,马太效应凸显。在缺芯潮肆虐的大背景下,国内芯片企业也需要找到自身的生存之道,并一步步积累技术,厚积薄发实现突围。

不可否认,国产芯片的崛起仍然道阻且长,但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,展锐如今在消费芯片市场逐渐走到聚光灯下,而这样的成绩能否延续或是进一步突破,我们拭目以待。